水分活度儀操作規范(詳細版)
水分活度(Aw)是指食品、藥品、農產品等樣品中自由水的活度,反映樣品中水分的可利用性,直接影響微生物生長、化學反應速率、產品保質期等關鍵指標。水分活度儀是精準測定 Aw 值的核心設備,其操作需遵循 “校準先行、樣品規范、過程可控、維護到位" 的原則,以下是全流程詳細操作規范:
外觀與連接:檢查儀器外殼、樣品倉、傳感器窗口無破損、污漬;電源適配器連接牢固,電源線無老化、破損;若為便攜式儀器,確認電池電量充足(電量≥80%)。
傳感器狀態:打開儀器電源,預熱 10-15 分鐘(不同品牌型號預熱時間略有差異,以說明書為準),觀察傳感器是否正常響應(無報錯提示,如 “傳感器故障"“校準過期")。
耗材準備:準備干凈的樣品皿(一次性或可重復使用,重復使用的需經烘干處理,無殘留)、樣品勺、粉碎設備(如研磨機,用于固體樣品)、鑷子、無水乙醇(用于清潔)、校準用飽和鹽溶液
樣品均勻性:固體樣品(如餅干、奶粉、谷物)需粉碎至均勻顆粒(粒徑≤2mm),避免大塊樣品導致內部水分分布不均;半固體樣品(如果醬、奶油)需攪拌均勻,無氣泡、結塊;液體樣品(如飲料、醬汁)需輕輕搖勻,避免劇烈攪拌產生氣泡(氣泡會影響樣品與傳感器的接觸)。
樣品量控制:樣品皿中樣品裝載量需符合儀器要求,通常為樣品皿容積的 1/2-2/3(約 5-10g,具體以儀器說明書為準),避免樣品過少(水分易揮發)或過多(溢出污染樣品倉 / 傳感器)。
樣品溫度:預處理后的樣品需在實驗環境中平衡至室溫(與儀器溫度一致,溫差≤1℃),避免樣品溫度與環境溫差過大導致冷凝水產生。
二、校準操作步驟
1.打開儀器,進入 “校準模式"(部分儀器為 “校準設置",按說明書操作)。
2.取干凈的樣品皿,加入適量飽和鹽溶液(液面無流動,避免溢出),輕輕放入樣品倉,關閉倉門。
儀器自動開始平衡與校準,等待校準完成(平衡時間通常為 10-30 分鐘,以儀器顯示 “校準穩定" 為準),記錄儀器顯示的 Aw 值與標準值的偏差。
用預處理后的樣品均勻填充樣品皿,避免樣品表面凹凸不平(影響水分揮發平衡),若為易揮發樣品(如酒精飲料),需快速裝載并關閉倉門,減少水分流失。
樣品皿放入樣品倉時,確保皿底與傳感器窗口對齊(部分儀器傳感器位于倉頂,需避免樣品遮擋傳感器),倉門關閉到位(密封良好,防止空氣進入)。
進入 “測定模式",根據樣品類型設置參數:
平衡時間:默認通常為 10-60 分鐘(固體樣品平衡時間更長,如 20-60 分鐘;液體樣品 10-20 分鐘),可設置 “自動平衡" 模式(儀器檢測到 Aw 值變化≤0.005Aw/5 分鐘時,自動結束測定)。
溫度補償:若樣品溫度與環境溫度不一致,需開啟溫度補償功能(儀器自動修正溫度對 Aw 的影響),部分高質量儀器內置溫度傳感器,可實時監測樣品溫度并補償。
數據保存:設置測定完成后自動保存數據(包括 Aw 值、測定時間、樣品溫度、環境溫度等),便于追溯。
測定期間,禁止打開樣品倉、移動儀器或觸碰樣品皿,避免破壞密封環境和平衡狀態。
觀察儀器顯示屏,若出現 “密封不良"“
水分活度儀操作規范詳細講解
